7月26日,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开幕式举行。开幕式上重磅宣布——中国倡议成立“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”,推动全球AI治理体系建设,强化人工智能在国际层面的开放协作与制度共建。
政策信号持续释放,AI板块热度迅速升温。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设立“全球治理”“通用人工智能”“产业落地”三大主论坛,重磅发布《中国AI产业发展白皮书(2025)》,进一步明确大模型商业化、AI基础设施投资方向,推动人工智能从“热技术”走向“强引擎”。
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(159242.SZ)紧扣AI工程化与产业化方向,所跟踪的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重点覆盖“光模块+算力芯片+边缘计算+操作系统”等底层技术环节,区别于偏重算法模型的科创类指数,更加注重落地能力与应用场景的拓展。
当前,指数重仓企业已在“AI+工业”“AI+通信”“AI+制造”等多个领域形成实际订单转化,充分受益于AI在制造业、能源、交通等行业的广泛落地。尤其是在光模块领域,中际旭创、新易盛、天孚通信等企业持续突破高速率产品瓶颈,国产化替代加速,成长空间广阔。
中信建投证券指出,当前全球人工智能已逐步形成中美“两极格局”。美国依然在大模型规模和推理性能上保持领先,聚焦“更强模型”与“智能体生态”的系统性构建;而中国企业则在有限算力条件下,通过软硬结合和效率优化,在模型压缩、推理加速、数据闭环等方向实现弯道超车,表现出更强的工程落地能力。随着全球AI竞争格局日趋清晰,国产算力与底层支撑环节有望迎来结构性投资机遇。
相关产品: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(159242.SZ)
【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】